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開箱文系列─SARYN BOX 沙刃箱子 1/12 SMP40 二戰組】

【武器介紹】

MP40衝鋒槍】

       MP40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研製,使用的一款衝鋒槍。1936年,德國槍械設計師雨果‧施梅瑟(Hugo‧Schmeisser)在德國陸軍的資助下,設計一把使用9×19mm帕拉貝倫彈的衝鋒槍,該槍依照年代編號為「MP36」,交由埃爾瑪兵工廠(Erma Werke)所生產。1938年,德國陸軍兵器局(Heereswaffenamt )的要求,德國槍械設計師海因里希·沃爾默(Heinrich‧Vollmer)MP36進行簡化,設計出MP38衝鋒槍,該槍同樣交由埃爾瑪工廠生產。1940年,在二戰爆發後,為了提高武器產量,埃爾瑪兵工廠將MP38生產過程改以採用沖壓與電點焊為主,並簡化某些部位,修改後的新衝鋒槍也按年代編號為MP40

       MP40作動原理採用是開放式槍機,這使得它的射擊模式僅有全自動,理論射速約500/分鐘,子彈為9×19mm帕拉貝倫彈,以32發的盒裝彈匣供彈MP40還擁有簡單的折疊槍托,使用時僅需將其自槍身下方展開即可。MP40在初期主要配發給空降獵兵、裝甲兵以及少數步兵使用,但當德軍發動巴巴羅薩作戰,正式入侵蘇聯後,面對蘇軍大量配發的PPSH-41波波沙衝鋒槍,德軍當時大多的單兵武器並無法在近距離的交火下取得優勢,因此在面對蘇軍時,德軍會提高MP40的配發數量,更大規模的配發加上高額的產量也讓它成為二戰期間德軍使用數量最多的衝鋒槍(有趣的是,第二名是自蘇聯擄獲的波波沙衝鋒槍),直到1945年停產為止,其產量超過一百萬把以上,除德軍之外,MP40也經常被二戰期間在歐洲各國的抵抗組織,甚至是被盟軍擄獲使用;戰後,殘餘的MP40被廣泛流通至各國,並出現於各種武裝衝突內。


M43長柄手榴彈(Stielhandgranate 43)

       長柄手榴彈在德國稱為「Stielhandgranate」,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長柄手榴彈就是德軍主流的手榴彈種類,雖然戰後在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各式武裝的發展進入短暫停滯期,但戰後的威瑪共和國仍在1924年重新開發出新式的長柄手榴彈「 Stielhandgranate 24」,制式型號為「M24」,並以其為基礎發展出多種型號,但在1943年,為了簡化各武器的生產,M24手榴彈被重新設計,並依照年代編號為 Stielhandgranate 43(M43)


【鐵拳(Panzerfaust)

(注意:由於鐵拳的研發資料在二戰末期已遭HASAG焚毀,所以本資料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有其他版本的說法。)

       鐵拳(Panzerfaust)是二戰期間由納粹德國所研製的一次性反裝甲無後座力炮。在二戰初期,德軍發現他們的步兵在單獨面對敵方的裝甲單位時,缺乏足夠的反裝甲火力,因此在194211月,德國軍方要求雨果暨阿佛烈·施奈德股份有限公司(Hugo Schneid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allwarenfabrik,簡稱HASAG)開發出一款能發射破甲榴彈的無後座力炮,最初開發的型號為「拳彈42(Faustpatrone 42,簡稱FP42,又被稱作小葛麗特(Gretchen))」,它被設計為一次性發射器,發射後即可拋棄,同時它的外型也相當簡單,僅有榴彈彈頭與發射管,但它的射程僅約30公尺,穿甲能力也僅有30mm1943年曾有極少數量的FP42送往俄羅斯戰場供德軍使用,但評價並不良好。

       但早在進入實戰前的在1942年年底,FP42的改良版就已經在開發,放大版的FP42被稱為「30式小型拳彈(Faustpatrone Klein 30)(1式拳彈(Faustpatrone 1FP 1),或小型30式鐵拳(Panzerfaust 30 Klein),以下統稱「拳彈」),但HASAG的研發腳步並未停止,他們又再進一步將拳彈放大,製作出2式拳彈(Faustpatrone 2,簡稱FP 2),之後改名為30式鐵拳(Panzerfaust 30),也就是後來所熟知的「鐵拳」。(本段較有爭議,文中的研發進度為FP42→拳彈→鐵拳,但也有部分人士認為拳彈與鐵拳為同時期開發的產物,但就如開頭所提到的,目前並未有真正的資料能證實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

       就外觀來看,鐵拳是款相當簡單的武器,它大致上可分為彈頭、發射管與瞄具三個部分,發射時可將其夾在腋下或舉在肩上,使用瞄具或將彈頭對準目標即可發射,發射後即可直接拋棄發射管,19438月,於東線戰場的德軍接收到首批鐵拳,這種新的反裝甲武器雖然構造簡單而且輕便(一個30式鐵拳重約5公斤,後期的150式鐵拳重約7公斤),但卻能擊毀各型的蘇軍戰車,因此廣受好評,而HASAG也持續將鐵拳改進,最早的30式鐵拳於19449月被60式鐵拳取代,之後也有100式、150式等型號,但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為60式。在二戰期間,鐵拳與拳彈兩者的總生產數約825萬挺,它成為在二戰中後期德軍最為常見的武裝之一,甚至有相當多的同盟國部隊也會將其擄獲使用。

                                                                                                                                                                   

【模型介紹】

       在目前市場上,1/12的武裝最常見的是由日本TOMYTEC生產的「迷你武裝Little Armory」系列,但除此之外,市面上也不乏各種私人工作室製作的產品,SARYN BOX 沙刃箱子是台灣的一間模型工作室,他們主要製作各式1/12的武裝及配件,其中這組 SMP40二戰組是我首次購買的商品。

       這組SMP40二戰組當初會吸引我的原因,除了是二戰槍枝外,它一盒就包含了兩支槍、兩個手榴彈與一隻鐵拳,而且僅台幣500元,這可是非常實惠的價格(迷你武裝一隻衝鋒槍也大概需要200以上,而且還需組裝),而作為3D列印模型,SARYN BOX 沙刃箱子在後續的表面處理上也不錯,並沒有明顯的層積紋。

商品連結: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2108966820903

沙刃箱子的外包裝,簡單的紙盒,內部是海綿與夾鏈袋。

內容物:兩把MP40、一挺60式鐵拳、兩個M43長柄手榴彈。

作為德軍在二戰期間使用最廣泛的衝鋒槍,MP40也經常出現在各式二戰的影視作品與遊戲中,至少在我玩過的二戰相關遊戲中,只要有德軍出現,MP40基本上就不會缺席。

沙刃箱子雖然標榜比例為1/12,但事實上有稍微小一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主要搭配的對象為GSC公司的FIGMA系列,因此如果與其他廠商的人偶搭配,會稍微偏小一些。

鐵拳,作為歷史上第一款一次性反戰車武器,它對於後來的武器始有著重大的影響。


長柄手榴彈雖然在現代已經非常少見,但在二戰期間它是許多國家的主流配備之一,比起卵形手榴彈,長柄手榴彈能投擲得更遠,但它的長柄造成收納不便也成為之後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感謝您的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