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裝甲車庫 ─ Artitec 1/87 雪曼蟹式】

【車輛介紹:雪曼蟹式(Sherman Crab)─諾曼地的開路者】

       雪曼蟹式(Sherman Crab)是英國在二戰期間,基於雪曼系列改裝而成的除雷戰車。以旋轉的鏈條去除地雷的構想,最早由南非的Abraham du Toit上尉提出,並在英國國內的積極研究之下,最終於瑪蒂達II型步兵戰車上安裝了第一套除雷裝置,這批經過改裝的戰車被稱為「瑪蒂達蠍式(Matilda Scorpions )」。

瑪蒂達蠍式(Matilda Scorpions ),車體右側的方盒是除雷系統本身的動力來源。

       1942年10月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有25輛瑪蒂達蠍式首次參戰投入戰鬥,以清除由德軍所設置的地雷陣「魔鬼花園(Devil's gardens)」。在戰鬥中,雖然這些除雷車的除雷效果相當不錯,但卻出現了許多問題:除雷設備的故障率高、揚起的沙塵倒致空氣濾清器堵塞,這使得瑪蒂達蠍式在戰役中的成果極為有限,因此英軍在戰鬥中主要仍依賴人工除雷。在該戰役後,英軍對瑪蒂達蠍式進行改良:將戰車炮塔移除,原本的炮手改為除雷裝置的操作員、更換空氣濾清器及其他容易故障的部件等。此時,隨著美製的雪曼系列中戰車的到來,許多部隊也將原本同為美製的葛蘭特中型戰車汰換,由於葛蘭特戰車的尺寸比瑪蒂達更大,也更適合安裝除雷鍊滾輪套件,改裝後的戰車也同樣被稱為「葛蘭特蠍式(Grant Scorpions )」,該型號數量不多,主要應用於北非戰役後期以及西西里島登陸作戰中。

葛蘭特蠍式(Grant Scorpions ),除雷系統的動力仍是外掛式。

       1943年,登陸歐洲本土的準備工作正在持續著,為了能突破德軍在海岸建築的一系列防禦工事,各式支援車輛便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此時除雷戰車主要基於華倫坦步兵戰車與雪曼中戰車兩種車型開發,在此期間誕生出多種型號:華倫坦蠍式、雪曼龍蝦式、雪曼蟹式等,其中雪曼蟹式在1943年8月完成原型車,並在隔月於英國本土完成測試,由英國陸軍第79裝甲師的霍巴特少將指定進入量產。根據雪曼蟹式設計,改裝的型號會以雪曼MK.V(M4A4)為主,為加裝除雷設備,車體的機槍會被移除,並在車體的駕駛及副駕駛艙蓋上加裝額外的潛望鏡;除雷鍊滾輪套件會連接至右側前驅動輪,由戰車直接驅動,並不用安裝額外的動力套件,該設計使原本加裝除雷鍊套件會增加車寬的問題獲得解決,這是雪曼蟹式與過去各型「蠍式」最大的差異。在最原始的雪曼蟹式MK.I型,除雷鍊滾輪的支架是以液壓桿的方式控制滾輪位置,但在之後改良的MK.II型上,則改以平衡配重的方式,使滾輪維持在同一高度,僅保留右側的液壓桿,以保留抬升支撐架的功能,除雷鍊滾輪在運轉時會以每分鐘142轉的轉速,將43條鐵鍊以150公斤的力量敲擊地面,此外滾輪的兩側外緣也增加了切割器,使得該套件還有去除鐵絲網的功能。為了能清楚標示除雷車清除過的區域,他們有著多種方案,包含裝有粉筆粉末的漏斗,當戰車行進時,粉末就會露出,在地面上標示安全路線,也有會定時投下煙霧彈或發射發光桿的裝置,此外為方便各戰車觀察彼此,車尾也裝有發光桿。改裝後的雪曼蟹式,車重會增加至32噸,比原本的雪曼MK.V還增加2噸。

1944年4月27日在英國本土測試的雪曼蟹式MK.II,注意除雷鍊滾輪的支架下方仍有抬升用的液壓桿。

       1944年3月29日,準備參與登陸作戰的雪曼蟹式被配屬至英國陸軍第79裝甲師第30旅的各團:洛錫安及邊境騎兵義勇兵團(Lothians and Border Horse)、第22龍騎兵團(22nd Dragoons)、威斯敏斯特龍騎兵團(Westminster Dragoons),義大利戰線的雪曼蟹式則配屬至第51皇家戰車團51st (Leeds Rifles) Royal Tank Regiment。在編制上,會有五輛雪曼蟹式為一組行動,其中三輛在前方以斜線陣行進行除雷作業,由於在操作除雷鍊時,戰車無法開火,且車速必須降至2公里/小時,因此剩下兩輛必須作為火力支援及後備車輛,在前方車輛遭癱瘓時進行替補。美軍方面使用雪曼蟹式的紀錄不多,他們給予MK.I編號為Mine Exploder T3 Flail,MK.II則是Mine Exploder T4 Flail。1944年6月6日,西線盟軍登陸諾曼第,雪曼蟹式與其他79裝甲師的支援車輛也跟著第一批登陸,以清除德軍所設置的地雷,並隨盟軍推進歐陸,直到1945年5月,戰爭結束前,雪曼蟹式仍在服役著,以清除盟軍陣線後方的舊雷區。戰後英軍將雪曼蟹式逐漸淘汰,並在1950年代將其任務交由FV3902邱吉爾「蟾蜍」─一輛基於邱吉爾戰車底盤裝有除雷鍊滾輪設備的除雷車,而今日我們仍能在歐洲、以色列與印度的軍事博物館中見到雪曼蟹式的身影;除雷鍊滾輪的設計對後來的除雷車設計有著不小的影響,在今日仍是許多國家的主要除雷方式。

1944年6月6日,在劍灘(Sword Beach)皇后區登陸的雪曼蟹式MK.I,可以看到車體引擎蓋上方還有深水徒涉裝置的加高通氣管。

1944年11月1日,由LCT運送登陸瓦爾赫倫島的雪曼蟹式MK.I。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ne_flail
https://samilhistory.com/tag/captain-abraham-du-toit/
https://panzerserra.blogspot.com/2011/05/
http://tank-photographs.s3-website-eu-west-1.amazonaws.com/sherman-crab-flail-tank-holland.html
https://kingstroopmodels.com/geof-futter-the-sherman-crab/
https://www.strijdbewijs.nl/tanks/sherman/mineng.htm
https://pl.wikipedia.org/wiki/M4_Sherman_Crab#

                                                                                                                                                                   

【模型介紹】

        這輛1/87的雪曼蟹式是由荷蘭的Artitec所發行的完成品,官網售價為€52,40。

模型官網:
https://www.artitecshop.com/en/sherman-m4a4-flail-mine-clearing-tank-uk-us.html

外盒,包裝僅有紙盒加塑膠膜,與Easy Model的包裝寄為相似。戰車是以十字螺絲固定於紙底板上。

金屬底盤搭配上樹脂的車殼及細節,使得整輛戰車在保留細節的同時,拿在手上也有一定的手感;塗裝上雖然沒有較華麗的多色迷彩,但輕微的舊化加上豐富的配件,仍彌補了過於單調的問題。

炮塔細節,模型的炮塔雖然可以轉,但我實在不太敢動手。以細節來看,應該是屬於D50878型炮塔在1942年4月到1943年春季的款式;炮盾部分有以防水布遮蓋,炮塔四周掛滿乘組員的私人物品,且後方還加裝了製物箱,重現了諾曼第登陸時的車況。車頂的M2 .50機槍是這輛車少數較為突兀的部分,雖然並不算完全錯誤,但英軍並不常在戰車上裝設.50機槍,有趣的是機槍握把部分居然還是咖啡色的。

車體正面及除雷鍊滾輪套件特寫,這部分是雪曼蟹式的重點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上有重現了駕駛與副駕駛艙蓋上的增設潛望鏡,而且車體前機槍也被移除,只保留原本的球型機槍座,此外正面的加掛履帶塊與黃色的噸位標誌也是很棒的細節。除雷套件部分,從兩側都有液壓桿來看,這輛是屬於雪曼蟹式MK.I;除雷鍊雖然是以樹脂製作,無法自由擺動,但它也相當精緻,甚至可以看到鍊條的每一節,在除雷套件的左支架前方有第79裝甲師的標誌與車輛的戰術編號。

車體側面,這也是我相當喜愛的一個細節處:懸吊的壓縮感,由於加掛除雷套件,戰車的重心會偏向前方,進而導致戰車的前、中、後三個懸吊會處於不同的壓縮狀態,這對於大多的模型廠商來說,是相當麻煩,甚至是未注意的細節,但Artitec居然有將其重現!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們的用心程度。

車體後半及車尾,引擎蓋上方有著眾多的雜物,車尾也增設置物箱,這點與當初登陸諾曼第的很多英軍雪曼相同;這輛蟹式沒有做出兩側的標示漏斗,僅有做出警示燈,這部分有些小可惜。

諾曼地登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作戰,為了完成該座戰,美國、英國及許多同盟國動員了不計其數的人力及物力,其中各式登陸用的車輛是我個人相當喜愛的一部分,這輛雪曼蟹式雖然主要是用以搭配鐵道模型的1/87 HO規比例,但它在細節上的表現程度,並不輸給現在大多的戰車完成品廠商,甚至可以說是在名列前茅,這也是為何當初該比例明明就不在我的收藏範圍內,但也將其入手的原因,若是喜愛雪曼,或是對盟軍車輛情有獨鍾的玩家,我絕對會推薦這輛Artitec的雪曼蟹式。

本文謹紀念諾曼第登陸80年週年。

感謝您的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